武汉格林环源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好氧运行管理的30条铁律
来源: 时间:2025-06-26

智能化污水站

格林环保基于50+企业污水站的运营实践,总结出好氧处理运行管理的30条经验准则,供参考:

1严控溶解氧: 好氧池溶解氧保持在2~4 mg/L(特殊工艺除外),过低影响降解,过高浪费能耗。

2按需曝气: 根据DO反馈调节曝气量,避免长时间低氧或过氧状态,维持微生物最佳活性。

3保证搅拌混合: 曝气池需有足够搅拌强度,防止污泥沉积和局部缺氧,确保DO和基质均匀分布。

4控制污泥浓度: 合理控制MLSS在设计范围(一般2000~4000 mg/L),过高易老化,过低处理效率差

5均衡污泥负荷: 维持合适的污泥负荷F/M(一般0.1~0.3 kgBOD₅/(kgMLSS·d)),避免过高负荷冲击或过低负荷污泥老化。

6稳定污泥龄: 根据出水要求控制污泥龄SRT,硝化脱氮需较长SRT>10天),及时排泥防止污泥老化。

7监测污泥沉降: 每日测定SV₃₀SVI,观察污泥沉降性能。SVI异常升高时警惕污泥膨胀,及时采取措施(如投加PAC、调整营养等)。

8维持营养平衡: 确保废水中C:N:P比例适宜(一般BOD:N:P≈100:5:1),营养不足时按比例投加尿素、磷酸盐等。

9控制pH值: 保持好氧池pH6.5~8.5之间,超出范围时及时加酸碱中和,避免微生物受抑制。

10关注水温变化: 水温每降低10℃,微生物活性约降低一倍。冬季可通过提高污泥浓度或保温措施弥补低温影响。

11防止冲击负荷: 工业废水需设调节池缓冲水质水量波动,避免高浓度有机物或毒物一次性进入好氧系统。

12预处理要到位: 做好格栅、沉砂、除油等预处理,去除漂浮物、砂粒和油脂,减轻好氧段负荷

13厌氧出水预曝气: 厌氧出水进入好氧前宜经短暂预曝气吹脱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防止抑制好氧菌。

14逐步驯化污泥: 引入新废水或菌种时,逐步提高负荷进行驯化,使微生物适应新环境,避免直接冲击。

15定期镜检微生物: 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菌胶团结构和原生动物种类,判断污泥活性。出现大量游离细菌或鞭毛虫时,可能污泥中毒或负荷异常。

16控制泡沫与浮渣: 投加消泡剂或调整曝气方式控制曝气池泡沫,及时打捞浮渣,避免污泥流失和影响充氧。

17保持二沉池稳定: 控制污泥回流比(一般50%~100%),保持曝气池污泥平衡。二沉池泥层高度不宜过高,防止污泥厌氧上浮。

18监控出水水质: 每日检测出水COD、氨氮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追查原因(如进水水质突变、设备故障等)并采取措施。

19及时调整工艺: 根据进水水质和季节变化,动态调整运行参数(曝气量、污泥回流、停留时间等),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优状态

20设备定期巡检: 定期检查曝气风机、水泵、搅拌器等设备运行状况,保证正常供气、供水和混合,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21仪表校准维护: 每周校准DOORPpH等在线仪表,清洗电极和传感器,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定期校验MLSS计和流量计,保证工艺控制依据正确。

22安全操作规范: 曝气池边操作注意防滑,风机房保持通风防噪。加药时佩戴防护用品,避免酸碱灼伤。

23应急措施完备: 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如停电、设备故障时及时停止进水、启用备用电源或设备;进水水质超标时启用事故池暂存。

24加强人员培训: 操作人员需经培训上岗,熟悉工艺原理和设备操作。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异常情况的能力。

25记录与数据分析: 建立完善的运行日志,记录每日水质、流量、DOORPMLSS等数据。定期分析数据趋势,总结优化运行方案。

26污泥处理处置: 合理处置剩余污泥,及时脱水降低含水率。污泥暂存池做好防渗和气味控制,避免二次污染。

27节能降耗管理: 通过变频调节风机风量、优化回流比等手段降低能耗。探索余热利用、太阳能曝气等节能措施,降低运行成本。

28达标排放监测: 严格按照排放标准监测出水各项指标,确保COD、氨氮、总磷、SS等全面达标。定期委托第三方监测比对,确保在线监控数据真实有效。

29持续改进优化: 关注新技术新工艺,如高效好氧菌剂、MBBR填料等,适时改造升级系统,提高处理效率和抗冲击能力。

30环保合规守法: 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按时完成排污申报和许可证申领。加强与环保部门沟通,接受监督检查,确保污水处理站长期稳定达标运行

上述30条铁律涵盖了好氧处理运行管理的关键环节。从控制溶解氧、污泥浓度等技术参数,到规范操作、加强监测和安全管理,每一条都凝结了实践经验与教训。在实际运行中,需根据具体水质和工艺灵活运用,不断总结提高,才能保障好氧处理系统高效、稳定地运行,实现长期达标排放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格林环保致力于污水处理25年。如果您有污水处理需求或技术疑问,欢迎随时联系格林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