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药剂的选择是一门大学问,选得好不仅能保障处理效果,还能为企业节省开支。
一、常用药剂分类
1.1 pH 调节剂 :包括酸和碱。酸如硫酸、盐酸等,用于降低污水 pH 值;碱如氢氧化钠、石灰等,用于提高污水 pH 值,使污水 pH 值达到适宜处理条件,常用于调节池等环节。
1.2 混凝剂与絮凝剂 :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三氯化铁等,絮凝剂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PAM),分为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三种类型。混凝剂通过中和悬浮颗粒电荷,促使其聚集;絮凝剂则通过吸附架桥和电荷中和机制,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快速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沉淀或过滤,常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选池及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等工艺环节。
1.3 氧化还原剂 :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双氧水)、次氯酸钠等,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物质,还可用于杀菌和脱色;还原剂如焦亚硫酸钠、硫化钠、亚硫酸氢钠等,常用于处理含特定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如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
1.4 功能性药剂 :氨氮去除剂能去除废水中的氨氮,生成不溶于水的氮气、二氧化碳及水,还有辅助去除 COD 及脱色效果;除磷剂通过絮凝沉淀的方式去除水中的磷离子;重金属捕捉剂与重金属离子强力螯合,形成稳定不溶物而沉淀;脱色剂用于改善水质、去除悬浮物和降低浊度,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杂质;消泡剂对气泡产生抑制、消除作用,降低液膜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促使泡沫破裂。
二、各工艺段药剂使用
2.1调节池 :根据污水酸碱性,使用酸或碱调节 pH 值,为后续处理创造适宜的 pH 环境。
2.2混凝沉淀池 :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形成较大的絮体,通过沉淀去除。
2.3生化池 :一般不直接投加药剂,主要依靠微生物的作用来分解有机物等污染物,但对于营养不足的污水,可能需要投加碳源等营养物质,以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2.4气浮池 :对于含有乳化油等难以沉淀的污染物的污水,在气浮前投加破乳剂,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使其分离成油和水,同时可配合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提高气浮效果。
2.5 深度处理阶段 :如使用活性炭过滤、膜过滤等工艺,可根据需要投加相应的药剂,如用于去除 residual 污染物的氧化剂、吸附剂等,以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2.6 污泥脱水环节 :使用调理剂(脱水剂),如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对脱水前剩余污泥进行调理,降低污泥的比阻,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从而提高脱水效率,减少污泥体积。
三、药剂选用不当的损失
3.1处理效果不佳 :污水排放超标,面临环保部门的处罚,影响企业声誉,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停产整顿。
3.2成本增加 :药剂使用量过大,直接增加药剂成本;同时,过多的药剂可能对处理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如导致设备腐蚀、管道堵塞等,增加设备维护和更换成本。
3.3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来调整处理工艺和解决因药剂选用不当引起的问题,降低生产效率。
专业的环保公司,不仅仅要解决客户水质工艺问题,还要帮助客户省钱。格林环保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客户的污水水质、水量及处理要求,精准选择最适合的药剂,优化药剂投加方案,为企业提供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解决方案,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