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废水可能含有一些悬浮物、胶体物质以及部分有机物等。混凝是一种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细小颗粒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颗粒,从而便于后续的沉淀、过滤等处理过程。今天格林环保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关混凝的小tips。
一、混凝的原理和作用
指通过投加化学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破坏水中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的稳定性,使其聚结形成具有可分离性的絮凝体的过程。
其作用主要有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部分有机物,改善水质以及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
通过这些方式,混凝能使水中细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便于后续沉淀、过滤等处理,提高水的澄清度、降低浊度和色度等,改善水的可处理性和回用价值,同时为深度处理等后续工艺提供更好的进水水质,降低处理成本。
二、混凝处理的工艺流程
废水收集与调节:首先将新能源废水收集到调节池中,对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使其相对稳定。调节池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废水流量和水质的波动对后续处理工艺的影响。
投加混凝剂:从调节池出来的废水进入混凝反应池,在此处投加混凝剂。根据废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投加方式可以采用计量泵等设备进行精确投加。
快速搅拌混合:投加混凝剂后,进行快速搅拌,使混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快速搅拌的目的是使混凝剂迅速分散在废水中,与污染物发生初步反应。搅拌速度一般较高,搅拌时间较短。
慢速搅拌絮凝:经过快速搅拌后,进入慢速搅拌阶段。在这个阶段,絮体逐渐长大并稳定。慢速搅拌的速度较低,搅拌时间相对较长,以促进絮体的形成和增大。
沉淀分离:絮凝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絮体由于重力作用下沉到池底,形成污泥层,而上清液则流出沉淀池。沉淀池可以采用平流式、竖流式或辐流式等不同形式。
污泥处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污泥可以通过浓缩、脱水等工艺进行减量化处理,然后进行妥善处置或资源化利用。
出水后续处理:沉淀池的出水可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过滤、生物处理、消毒等,以满足不同的排放或回用标准。
三、混凝在新能源废水中的应用
混凝在新能源废水处理中,先分析废水特性确定重点污染物,再根据特性选混凝剂并考虑相关因素。工艺设计上确定投加点、控制搅拌条件、调整 pH 值。可联合沉淀、过滤、生物处理和膜分离等工艺,最后通过运行监测与优化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