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解技术核心原理
电解技术通过直流电驱动废水中的污染物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污染物降解(如有机物分解、重金属沉淀)。电极板作为核心部件,其材质直接影响处理效率与成本。
二、可消耗版电极板技术
定义:以铁、铝等廉价金属为阳极,电解过程中阳极溶解产生金属离子(如Fe²⁺、Al³⁺),形成絮凝剂吸附污染物。
优点:成本低廉:废铁/铝板即可作为电极,材料易获取。絮凝效果好:产生的金属离子可高效凝聚胶体、悬浮物及色度物质,尤其对高色度废水(如造纸、印染废水)去除率达90%以上。
适应性广:适合pH范围宽,反应迅速(絮凝体形成仅需0.5分钟)。
缺点:电极持续消耗:处理大量废水时金属溶解量大,需频繁更换电极。运维复杂:溶解的阳极粒子易形成絮状物附着电极,导致过水流量降低、设备故障甚至停机。沉渣难处理:产生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需额外处置。
适用废水类型:
高悬浮物/胶体废水:如造纸废水(COD去除率55%-70%,色度去除率90%-95%)。
纺织印染废水:通过电凝聚有效脱色。
三、不消耗版电极板技术
定义:采用钛基贵金属氧化物涂层(如DSA阳极)或掺硼金刚石电极,电解过程仅催化反应,电极本身不溶解。
优点:寿命极长: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可达1–110年(视材质而定),大幅降低更换成本。无二次污染:不产生金属污泥,避免沉渣处置问题。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污染物浓度变化时可通过调节电流/电压保持水质稳定。
缺点:投资成本高:贵金属涂层或金刚石电极单价远高于铁/铝板。适用性受限:对某些污染物(如胶体)的絮凝效果弱于可消耗电极。技术门槛高:需定制化设计,安装精度要求严格(如极板间隙需控制2–3cm防短路)。
适用废水类型:
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如含酚、氰化物废水,依赖电催化氧化高效降解。
含重金属废水:如含铬废水,通过还原沉淀高效去除。
高盐废水:适用于电催化氧化处理。
四、综合对比与选型建议
对比项 |
可消耗版电极板 |
不消耗版电极板 |
初始成本 |
低(材料廉价) |
高(贵金属/金刚石) |
运维成本 |
高(频繁更换电极) |
低(寿命长) |
二次污染风险 |
高(金属污泥) |
无 |
最佳适用场景 |
高悬浮物/色度废水 |
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废水 |
五、结论
可消耗版电极板适合处理悬浮物多、色度高、预算有限的废水(如造纸、纺织废水),但需承担较高运维成本。不消耗版电极板更适用于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或高盐废水(如化工、电镀废水),长期运行经济性更优,尤其符合高标准排放要求场景。选择时需结合废水特性、处理目标及全生命周期成本综合评估,建议通过小试(电解槽实验)验证适用性。格林环保致力于污水处理25年。如果您有污水处理需求或技术疑问,欢迎随时联系格林环保。
咨询热线
027-8462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