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处理站的日常运行中,加药系统是保障水质达标的“神经中枢”。无论是PAC除浊、PAM助凝,还是PAM除磷、酸碱调节pH,一旦加药管道堵塞,轻则影响处理效果,重则导致出水超标、系统瘫痪。作为一名有着十年现场经验的维修人员,我几乎每个月都会遇到因加药管堵而紧急抢修的情况。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的典型表现、快速解决方法和关键预防措施,希望能帮到正在困扰中的同行和企业运维人员。
一、问题识别:加药管堵了,有哪些“症状”?
在动手处理前,首先要准确判断是否真的“堵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故障征兆:
- 加药泵运行正常但无药液流出:观察加药泵出口压力表,若压力异常升高(远超正常值),说明下游管道可能堵塞。
- 絮体变少或消失:在沉淀池或反应池中看不到明显的絮凝体,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可能是PAC或PAM未有效投加。
- 在线仪表数据异常:如pH调节系统中,pH值长时间无法调整,酸碱未起作用。
- 药剂桶液位不下降:药剂配置完成后,长时间未消耗,而系统仍在运行。
特别提醒:很多操作员误以为是加药泵坏了,结果更换泵头后问题依旧——其实根源在管道堵塞。
二、解决方案:三步走,快速疏通恢复运行
根据堵塞程度和药剂类型,我总结出一套高效、安全的处理流程:
第一步:立即停泵,泄压排空
关闭加药泵电源,打开管道上的泄压阀或取样口,释放管内残余压力,防止拆卸时药液喷溅。对于高浓度PAM溶液,尤其要注意,其粘稠性强,憋压后极易伤人。
第二步:分段排查,精准定位堵塞点
从加药泵出口开始,沿管道逐段检查:
- 用手触摸管道,感受是否有“空管”或“实心”感;
- 拆开关键节点(如Y型过滤器、止回阀、电磁阀)查看是否被结块药剂或杂质堵塞;
- 常见堵塞点:过滤器滤芯、弯头、阀门内部、喷嘴口。
实战技巧:用热水冲洗PAM堵塞部位(PAM遇热水易溶解),或用细铁丝轻轻疏通,避免损伤管道内壁。
第三步:清洗或更换,恢复通路
- 若为轻微结垢,可用清水或稀盐水反向冲洗,配合压缩空气吹扫;
- 对于严重结晶(如PAC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沉淀),需拆下管道用5%稀盐酸浸泡溶解,再彻底冲洗干净;
- 若过滤器滤芯老化或破损,建议直接更换,避免反复堵塞。
处理完毕后,先进行空载测试:短时间开启加药泵,确认药液流通正常,再投入自动运行。
三、注意事项:避免“修完又堵”,这些细节很关键
1. 配药浓度要合规
PAM配制浓度过高(超过0.3%)极易结团,形成“鱼眼”,导致管道堵塞。务必遵循“慢速搅拌、逐步投加”的原则。
2. 定期维护不可少
- 每周清洗一次Y型过滤器;
- 每月检查止回阀和电磁阀是否卡滞;
- 长时间停泵时,必须用清水冲洗整个加药管线。
3. 管材选择有讲究
PAM溶液具有粘性,建议使用内壁光滑的PE或UPVC管,避免使用粗糙的镀锌管或钢管,减少挂壁风险。
4. 环境温度影响大
冬季低温易使PAM溶液粘度增加,甚至冻结。加药间应保持在10℃以上,必要时加装伴热带。
5. 杜绝“一管多用”
切勿将不同药剂共用一条管道,尤其是酸碱与混凝剂混合,极易产生沉淀。
总结:加药管堵塞虽小,但影响巨大,预防胜于抢修。
如果您频繁遭遇加药系统故障,或缺乏专业运维团队支持,欢迎联系武汉格林环保,我们提供从加药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到全年托管运维的一站式服务,让您的污水处理系统稳定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