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看似被丢弃后就消失不见,实则其背后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是个巨大的环境隐患。它来源多样,特性棘手,处理困难。垃圾自身水分渗出、降水渗入、垃圾分解产水都会催生渗滤液,其复杂的水质和多变的水量让处理工作困难重重。今天格林环保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一、来源
1.垃圾自身含水
垃圾中的厨余等本身含水,在堆放或填埋时水分渗出。如新鲜蔬菜垃圾含水率高,其水分会成为渗滤液一部分。
2.降水
雨水、雪水等渗入垃圾堆放或填埋区后形成渗滤液。多雨地区降水对渗滤液产量影响大。
3.垃圾分解产生的水分
垃圾中有机成分经微生物分解会产生水分融入渗滤液。
二、特点
1.水质复杂,有机物浓度高,包含挥发性脂肪酸、腐殖质等,其化学需氧量(COD)可达数千甚至上万毫克每升,成分复杂难处理;氨氮含量高,源于垃圾含氮有机物分解,浓度在数百到数千毫克每升之间,会抑制生物处理系统影响处理效果;还含有重金属(如汞、镉、铅等)和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农药残留等),虽浓度相对低,但毒性和难降解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2.水量变化大,受季节、降水、垃圾填埋年限等因素影响,雨季产量可能是旱季数倍,且填埋场使用年限增长时,渗滤液产生量和水质会改变,如填埋初期有机物含量高,之后氨氮含量可能逐渐上升。
三、处理方法
1. 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包含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好氧时,微生物以渗滤液中有机物为碳源和能源,将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如活性污泥法靠曝气让活性污泥与渗滤液充分接触,其中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厌氧生物处理有厌氧消化池、厌氧滤池等。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把渗滤液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如甲烷和二氧化碳),能有效降低有机物浓度并产生沼气能源。
2. 物理化学处理法
·混凝沉淀
向渗滤液加入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混凝剂,使其中细小颗粒与部分有机物凝聚成大颗粒,再沉淀去除。此方法可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降低浊度。
·吸附
用活性炭、沸石等吸附渗滤液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吸附有机物能力强,能除色度和部分难降解有机物。
·膜分离技术
超滤、反渗透等膜技术,超滤去除大分子有机物、胶体和细菌等,反渗透进一步去除小分子有机物、离子等以产高质量回用水,但成本高且膜易堵塞,需定期清洗更换。
咨询热线
027-8462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