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处理需求和目标
1.处理规模:根据医院的规模,如床位数、门诊量以及科室设置等因素,准确计算出医院每日产生的污水量,以此确定所需设备的处理规模。例如,一般综合性医院每张床位的日排水量约为 1 立方米,以此为基础就能大致估算出医院的日污水总量。
2.出水水质要求:详细了解当地环保部门对医疗机构污水排放的各项具体指标要求,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余氯等的限值,确保所选设备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标。
二、考虑设备类型和技术
1.生物处理设备:常见的有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等。这类设备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水和气体,在处理病原菌、病毒及有机物污染方面效果显著,且运行稳定、成本低廉。例如生物接触氧化法,通过在池中设置填料,使微生物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充分接触,从而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降解。
2.物化处理设备:主要依靠化学氧化、过滤等方法处理污水,如氧化池、沉淀池、滤池等。在处理特定污染物时效果较好,但运行成本相对较高。比如化学氧化法,可通过投加氧化剂,将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3.物理处理设备:利用重力、压力、离心力等物理原理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等,通常作为预处理或辅助处理手段使用。例如格栅,可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漂浮物,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
三、评估设备性能
1.处理效率:优先选择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的设备。可以通过查阅设备的技术参数、用户评价,或实地考察设备在类似医院的运行情况来进行评估。
2.占地面积:医院的可用空间往往有限,尤其是一些小型医院,因此应尽量选择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的设备,以节省空间。
3.自动化程度:全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处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运行成本和管理难度。建议选择配备 PLC 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故障报警以及远程控制等功能。
四、考虑运行成本和维护保养
1.运行成本:包括能耗、药剂消耗、设备折旧、人工成本等。不同类型和工艺的设备运行成本有所差异,应综合比较,选择低能耗、低药耗、维护简单的设备,以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例如,采用先进的节能型曝气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有效降低能耗;选择无需频繁添加药剂或药剂消耗量少的处理工艺,可减少药剂成本。
2.维护保养:设备应易于清洗、检修和更换部件,以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同时,设备供应商应具备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够及时提供技术支持、维修服务和设备配件,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五、参考实际案例和用户评价
查阅其他医院使用类似设备的案例和用户评价,了解设备的实际运行效果、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咨询同行、参加行业展会、查阅专业论坛和网站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以便更全面地评估设备的性能和适用性。
六、遵守法规和标准
确保所选设备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如《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 51459-2024)等,避免因违规排放而带来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格林环保是有24年经验的环保综合服务商,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以咨询我们哟!
咨询热线
027-8462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