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洗废水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使用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及磷酸等酸进行酸洗处理时产生的工业废水。这类废水主要来源于钢铁厂或电镀厂等工业领域,其pH值通常较低,一般在1.5以下,显示出强酸性特性。
酸洗废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采取一系列工艺来确保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并达到排放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工艺:
预处理阶段:
中和沉淀法:通过添加碱性物质(如石灰乳、碳酸钠等)进行中和反应,将废水的pH值调整至接近中性,使铁离子及其他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氢氧化物沉淀析出。
絮凝沉淀:加入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加速沉淀物的凝聚和沉降过程,提高固液分离效率。
主体处理阶段:
化学还原法:对于含有六价铬等难以沉淀的重金属离子,可用硫酸亚铁、亚硫酸盐等还原剂将其转化为易于沉淀的低价态离子。
离子交换法:对于含有特定金属离子的废水,可以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并置换出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膜分离技术:采用超滤、纳滤或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对废水进行浓缩分离,回收酸和水资源。
深度处理阶段:
吸附法:运用活性炭、沸石等吸附材料进一步吸附废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残余有机物。
生物法:若经前述处理后仍存在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可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等生物处理技术进行降解。
具体的处理工艺可能会根据废水的性质、处理目标以及现场条件而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处理工艺和方案。
格林环保某项目在酸洗废水项目中主要采用中和法。该出水ph能稳定控制在6-9。
咨询热线
027-8462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