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湖北日报
在武汉经开区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内,一场绿色革命正悄然上演。一座座现代化工厂以“无废工厂”建设为突破口,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工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无废工厂” 是一种先进的工厂运营模式,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达到接近零废弃物排放的目标。如今,武汉经开区已累计创建1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5家“无废工厂”。
一、绿色制造,构建无废生产新体系
走进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这里有着国际领先的全工序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工厂。在冲压车间,车身侧围外板550mm的Y向深度一次性冲压成型技术,以工艺创新减少材料浪费。焊装车间里,50%铝材应用与16种连接工艺相组合,在实现车身轻量化的同时,将焊装烟尘排放降至行业低位。
涂装车间的环保“黑科技”尤为亮眼:ABB喷涂机器人实现小流量精细喷涂,油漆回收比例可达98%,加之高效的循环风技术,节能率达40%,VOC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
布设在厂房屋顶与停车棚的光伏面板年发电量达23241MWh,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991吨。
岚图汽车是全国第一家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开展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的单位。目前,已实现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可回收利用率达到98.6%的目标。同时集合大数据、边缘云、AI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通过智慧能源管控、重点污染源排放监测等方式,实现智能、绿色制造。
二、智能化改造,探索减废增效新路径
在武汉东风李尔云鹤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智能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催生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其柔性化生产线通过智能化改造,单条生产线可同时生产多品种座椅,资源投入减少,生产效率还提升了20%,实现了“小批量、多品种”的高效生产模式,从源头避免了传统批量生产中的资源浪费。
智慧物流系统的引入更是一场“绿色革命”:自动化立库、第三代激光导航AGV及物联网追踪设备的应用,让原材料与成品的流转效率提升30%,物流环节的碳排放显著降低。
武汉泛洲中越合金有限公司于2023年投建使用智能立体仓库,每年可减少3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车间使用的AGV小车和智能叉车,也减少了传统物料运输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投资引进高端挤压生产线及其配套设备,挤压环节年能耗降低8%,预计每年减少1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三、全链监管,夯实无废工厂建设根基
“无废工厂”的建设,离不开政策引导与监管创新的双向发力。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以绿色引领为导向,一方面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从工艺设计端减少污染物产生;另一方面加强危险废物全流程监管,督促企业问题整改,助力企业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我们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经开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全区已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格局。从绿色工厂到无废工厂,企业的环保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创新”,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迈向“源头防控”。
格林环保 | 25年专注水处理技术创新,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 ISO 14001/45001双认证,拥有专利技术68项。如果您有污水处理需求或技术疑问,欢迎随时联系格林环保。
咨询热线
027-8462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