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处理中,判断反渗透(RO)膜是否需要清洗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淡水产量下降:当标准化的淡水产量下降10%以上时,表明膜的过滤效率降低,需要进行清洗。
2、标准化脱盐率下降:如果系统的脱盐率下降了10%到15%,则说明膜的分离能力减弱,需要清洗。
3、标准化压差升高:当操作压力及段间压差升高10%到15%,这通常意味着膜表面积累了较多的污染物,需要清洗。
4、产水量减少:在标准压力下,产水量明显下降,表明膜的通透性降低,需要清洗。
5、膜元件重量增加:如果膜元件的重量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污染物沉积导致的,需要清洗。
6、膜脱除率变化:如果RO膜的脱除率明显增加或减少,这可能表示膜的性能发生了变化,需要清洗。
7、预处理效果不佳:如果预处理系统的效果不佳,导致进水水质差,也会加速膜的污染,需要更频繁地清洗。
8、膜表面观察:通过观察膜元件的颜色和重量变化,可以推断污染程度,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清洗。
9、SDI值变化:SDI(淤泥密度指数)值的变化也可以作为判断膜是否需要清洗的依据。一般情况下,进水SDI值应小于5,实际控制值应小于4。
通过以上指标的综合判断,可以科学合理地决定RO膜是否需要进行清洗,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咨询热线
027-8462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