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细菌在水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负责将有毒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再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从而减少水中的有害物质。格林环保在工业污水处理运维中总结了培养硝化细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培养基的配制:硝化细菌的培养基通常包括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和缓冲剂等组成部分。常用的硝化细菌培养基包括NaNO2、MgSO4·7H2O、MnSO4·4H2O、K2HPO4、Na2CO3、NaH2PO4等,并且使用蒸馏水配制,培养液pH值调至7.0~7.2 。
3. 接种:选择性能良好的硝化细菌开始在培养舱中进行培养 。
4. 培养条件:硝化细菌通常在28~30℃的条件下培养 。硝化细菌对温度变化敏感,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3度到28度之间,最适温度为25度 。
5. pH值控制:硝化细菌对pH值变化非常敏感,最佳pH值是8.0~8.4 。
6. 溶解氧:硝化细菌需要充足的溶解氧,通常溶解氧应控制在1.5~2.0mg/L内 。
7. 避免重金属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会对硝化细菌产生抑制作用 。
8. 控制COD/BOD:系统内COD/BOD较高时,会抑制硝化细菌的生长 。
9. 氨氮浓度:系统内氨氮浓度过高也会抑制硝化细菌,建议不高于150mg/L 。
10. 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为了保证硝化细菌能在系统中存活,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时间 。硝化细菌的污泥龄通常较长,这是因为硝化细菌的世代时间较长,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来保证其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繁殖和生长。根据搜索结果,硝化细菌在20℃时的世代时间为3天左右 。为了保证硝化细菌能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存活并成为优势种属,污泥龄(SRT)通常需要设置为硝化细菌世代时间的2倍以上,即至少为5-6天 。在实际的污水处理厂设计和运行中,为了确保硝化作用的有效进行,污泥龄一般会取更长的时间,例如11-23天 ,以提供一个安全系数,确保硝化细菌能够在系统中稳定繁殖。此外,污泥龄的选择还与温度有关,因为在低温条件下,硝化细菌的活性会降低,可能需要更长的污泥龄来维持硝化作用 。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和维护硝化细菌,以保持生化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咨询热线
027-84621770